零零电子书 > 化工帝国1980 > 第240章 侨胞

第240章 侨胞


听到刘思颖这么说,在场的几个人顿时惊呆了。

    其实胜利机械厂大部分员工都来自上海,以前在上海的时候,也都有自己的故居,但谁都没有想到,刘思颖以前的家居然如此的豪华大气,而且是在昔年如此昂贵的路段。

    “刘思颖同学,你没记错吧?这里真的是你过去的家?”片刻后,杜兴国一脸惊讶的问道。

    “我当然不会记错,一直中学毕业,我都是在这里住的,街道那边是城北第一中学,那就是我的母校。”刘思颖说道。

    “真是想不到啊,你原来的家居然这么大……”一旁的刘莲花也忍不住说道。

    “没错,那边就是城北第一中学。”杜兴国点点头,说道:“伱爸不是咱们厂的厂长么?他怎么有这么大的房子?”

    “我家世世代代经营药铺,余成堂就是我祖爷爷创办的,解放前的时候,我们家就盘下了这个房子,原本我爷爷希望我爸能继承他的衣钵,把这个药店经营下去,结果他说他不是学医的料,后来就入党离开了上海。”刘思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解放后,我家的药铺就归为国有了,不过这套房子却留了下来,后来我上完初中,和我妈一起来到机械厂,这套房子就交还给房管局了……”

    “额……”听到这里,几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许强之前就听刘思颖说过她家在上海房子的事情,但没想到她家的房子居然这么大,这么漂亮,如果放在后世的话,就凭这占地面积,这样的地段,起码都要几千万起步!

    “那咱们进去看看呗,来都来了。”刘莲花建议道。

    “里面应该是住着人的,不知道能不能……”刘思颖有些犹豫。

    “怕啥,咱们又不干什么坏事。”许强说了一句,然后来到了院门口。

    “砰砰砰!”

    “谁呀?”

    敲了两下门后,里面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你好,我们是原来这里的住户,能进来看一下么?”刘思颖这个时候鼓起勇气说道。

    “原来的住户?”隔着铁门的缝隙,里面的妇女看到许强一行人衣着干净笔挺后,这才打开了门,对他们说道:“你们有什么事情么?”

    “是这样的,这栋楼以前是我家住的,现在我们在江西工作,这次回到上海上学,路过这里,所以想回来看看……”刘思颖解释道。

    “这恐怕不行……”那个女子面露难色,只听他接着说道:“目前这房子是乔先生的,平时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你们在外边看看可以,但是没有乔先生的许可,是不能进入这里的。”

    “乔先生是谁?这么大的房子他一个人住么?这也太不像话了吧。”听到这里,同行的杜兴国顿时变的愤怒起来。

    要知道,当前的上海可谓是寸土寸金,由于城市人口基数大,所有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可以说是全国最小的,平均没人只有四个平米!这还是包括棚户,简屋和阁楼在内的,甚至有一家三代十几口人,挤在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房子里居住的情况,住房条件的紧张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而且这年头无论是分房还是租房,都是由房管局负责管理的,哪怕你再有钱,想住一个大点的房子都是不可能的,而眼下这个所谓的乔先生居然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在杜兴国看来,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乔先生是美国华侨,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找政府解决,我也帮不了你们……”那个中年妇女说完,直接关上了铁门。

    “华侨……”

    众人闻言,顿时纷纷皱起了眉头。

    “华侨就高人一等么?凭什么他们能住这么大的房子,这根本就不合理!”杜兴国愤愤的说道。

    虽然说杜兴国已经三十多岁,但骨子里还带着几分愤青的气质,在他看来,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放在过去他们这就是在搞特权。

    “你小点声……人们还以为你要打架呢?”一旁的刘莲花拉了下他的衣角,说道:“这都是国家的政策,现在政府对归国华侨都很照顾,都是为了招商引资……”

    相对其他几人,一直在工会工作的刘莲花对国家政策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的。

    正如他所说,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能够引进外资,同时促进统战工作,SH市政府这边确实出台了很多照顾华侨的相关政策。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政策仍有疑虑,对来华投资持观望态度。

    因此,争取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吸引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工作重点。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大量‘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三类外商投资企业)中,属于‘三胞’(指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就占了70%的比例,金额在一半以上。

    上海是重要的侨乡之一,是与港澳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最频繁的城市之一,是去台人员亲属和台湾省籍同胞在大陆定居的家园之一。

    改革开放后,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到上海考察,进行经济合作,洽谈投资事宜。

    落实好私房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统战人士的深切关心,有助于激励他们进一步拥护党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例如,1980年,SH市电影局退还了在特殊年代中被占用的已故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郭琳爽在淮海中路的一幢私房。

    郭琳爽有11个子女分别在美国、巴西等地定居,这一举措在其海外亲友中产生了巨大反响。1984年,他的儿子郭志楷回上海投资,与上海有关部门洽谈合作建造新永安大楼、合资建造30层大楼等项目,支持了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

    毫无疑问,这个乔先生应该是回过投资的华侨之一,而且在国内应该是有一定投资项目的,否则的话,SH市政府是不可能吧如此大的一栋小楼送给他居住的。

    “那最起码刘思颖同学是这里的原主人,连门都不让进,这也太不像话了。”杜兴国还是有些不满的说道。

    “哪有什么办法,人家可是能给国家带来外汇的,不哄着他们能行么?”刘莲花说道。

    “算了,我也只是想过来看看而已,再说这里已经不是我的家了。”刘思颖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一抹遗憾。

    “对了,这个姓刘的华侨是做什么生意的?”许强思索了一下问道。

    “他也没说啊?再说了,他做什么生意和咱们有什么关系?”杜兴国说道。

    “我就是随便问问。”

    “行了,咱们再到别处转转。”杜兴国看了一眼刘思颖,说道:“刘思颖同学,咱们虽然进不去房子,但可以看看你的母校,说不定还能看到你的老师呢。”

    “那太好了。”听到杜兴国这么说,刘思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说道:“那咱们现在就过去吧。”

    “你们先走,我去个厕所,一会儿就到那个学校门口找你们。”许强说道。

    “行,那你快点啊。”杜兴国说完,领着刘思颖和刘莲花离开了。

    看到刘思颖他们离开,许强再次来到了院门口,然后轻轻的敲了敲门。

    “怎么又是你们,我刚才不是说了么,你们不能进来……”那个中年妇女有些不耐的说道。

    “大姐你放心,我不会进去的。”许强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就是想问一下,你们的乔先生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

    “你问这个干什么?”中年妇女闻言,立刻警惕的说道。

    “您不用紧张,我是在校的大学生,这事我的学生证。”许强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了自己的学生证,在铁门的缝隙中晃了晃。

    这年头大学生还是非常受尊重的,最起码证明你是个正派的文化人,而不是什么三教九流之类,为了消除对方的误会,许强直接亮明了身份。

    “额……”那个中年妇女显然也没见过大学的学生证,但看到上面的照片和江西大学的印章后,面色顿时缓和了下来。

    “那你……有什么事情?”片刻后,那个中年妇女的目光从学生证上收回,对许强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有一个新研发出来的产品项目,如果乔先生对此感兴趣的话……”

    “找乔先生的人太多了,要是谈生意的话,晚上你过来找杨助理谈吧,他现在不在。”中年妇女说道。

    “杨助理?”许强愣了一下。

    “乔先生他不在国内,可能下个月才能回来,杨助理他现在和领导到外边考察去了,晚上才能回来,到时候你再过来吧。”中年妇女说道。

    “这样啊。”许强闻言顿时恍然,于是说道:“那他晚上几点能回来?”

    “这我也不清楚,你别问了,我还有衣服没洗完呢。”那个中年妇女说完,转身离开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7428/6759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