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1024章 青铜鼎

第1024章 青铜鼎


既然京城的考古研究所的同志到来了,那原厂长就把海底沉船的现场情况告诉他们,双方就如何进行打捞交换了意见。

    “这样吧,光说不练是假把势,尹所长,你们这边选出两人戴上潜水设备下海现场查看,正好熟悉一下如何进行潜水和水下作业。”原厂长干脆倾囊相授了。

    尹所长赶紧道谢,喊出两个年轻考古队员来,仔细的听取这边几个潜水员的介绍和讲解。

    首先作为潜水员,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潜水装备,包括潜水服、面罩、压缩空气瓶、脚蹼、配重铅块、潜水刀、水下电筒、指南针等。

    然后就是安全问题了,潜水安全至关重要,从潜水员入水的顺序、出入水的时间、在海底停留的时间等等,都必须严格规范。

    比如潜水员入水要顺着入水绳,就是打捞作业船与沉船间的一条固定绳索,它不仅是判断沉船位置的参照物,也是确保潜水队员能回到船上的标志。

    下水的要求是“快”,对于水下考古队员,到达30米的海底要求在一分钟左右。

    出水则要求“慢”,因为在携带的压缩空气桶中,有很多一部分是氮气,在水下时间长了,多余的氮气溶解在血液当中,无法代谢,因此必须要在不同的深度进行悬停,让血液中的氮气随着周围压力的逐渐减小而慢慢释放出来。

    潜水员每组一般只下去两个人,每次只下两三组,到海底后,同一组的两个人要相互照应,相互关注,在能见度低的时候,两个人甚至是依偎着作业,以保证能够互相照应,确保安全。

    水下能见度低也是潜水工作遇到的一大难题,所以潜水员必须适应海底的黑暗以及在黑暗中工作。

    普通人说到潜水,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好奇那些奇特的海底生物,实际上,海底世界潜伏着许多危险,尤其是一些美丽的水生物,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水母,会给潜水员带来危害的。

    介绍完注意事项后,两个潜水员就把身上的装备脱下来给两个考古队员穿上,然后尾随着另外一个潜水员循着那根麻绳下水了。

    半个多小时后两个考古队员上来了,向尹所长汇报了沉船的详细情况,大家商讨一番后决定先把船舱里的东西先取上来。

    原厂长带来的拖船派上用场了,一个个装满了瓶瓶罐罐等各种物件的箩筐被吊臂从海底拉上来,尹所长他们就立马查看起这些东西来。

    “这些文物所跨的年代间距很大呀,从战国到前朝的都有,很多明显是陪葬品,这是小鬼子在鲁省盗挖了好多古墓后想偷运走啊,幸亏被击沉了。”尹所长拍手庆幸道。

    “真不少啊,尹所长,这些古籍书画还能修复吗?”王向东指着两个腐烂得差不多的木箱以及里头的浸透的书画问道。

    “嗐,难啊,我们只能尽力挽救了。”尹所长感叹道。

    “快看,又有箱子拉上来了,还是铁皮的,看起来还挺完整的,里头不会就是黄金吧。”这时候张勇指着吊臂下的网状托箱里头说道。

    “还真有可能啊,这边盛产黄金,小鬼子肯定不会放过的。”肖雄看着里头的两个铁皮箱子点头说道。

    考古队员们同样也是这个想法,激动的把两个铁皮箱子抬下来,迫不及待的打开,然后都是“啊”的一声,是遗憾的语气。

    “这是青铜碎片,两箱都是,老尹,咱们发现宝贝了,哈哈。”反倒是其中一个中年人大声笑道。

    “老刘,给我看看,卧槽,这么多碎片啊,小鬼子太可恶了,大型的青铜器皿搬不走就砸碎了,丧尽天良的小鬼子。”尹所长看到这些青铜碎片气得不行。

    “还好都留在咱们国内了,老尹你快看,这块青铜碎片上面还有铭文呢。”姓刘的研究员把手里的青铜碎片递过来。

    “嗯,确实是铭文,这是个“大”字,赶紧再找找还有没有。”

    尹所长接过来一看,那眼睛瞪得老大,神情异常的激动,他当然知道有铭文的青铜器的价值有多大,这是能直接通过铭文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

    “这个应该是“鼎”字的上半部分,这是一个青铜鼎啊,老尹,咱们这次绝对是不虚此行了。”研究员找到另外一块碎片后也非常的激动。

    看到周围的人都一脸疑惑的表情,因为之前他们看过那十几箩筐的文物后也没有这样的反应,反倒对这些碎片搞出这般动静,这反差也太大了,大家当然不解了,刘研究员马上给大家作了解释。

    青铜器在古代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熔铸成的合金器皿,其铜锈呈青绿色,所以称为青铜器。

    咱们国家从夏朝开始就有了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周奴隶社会就被视为“明贵贱、别等列”的礼器,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已成为日常奢侈用品了。

    几千年前打造的青铜器有大有小,规格形状和制式都是不一样的,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等。

    鼎是所有青铜器物中最庄严凝重的一种,它的器型都是沉雄厚实,纹饰神秘,刻镂深重的。

    鼎是古代王权的象征、是国家的重器,是青铜器时代的最重要最具考古价值的艺术品,而且器物越大价值就越大。

    在咱们的汉语和文字中,“鼎”是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信用”等含义,往往与天道人心有关。

    定鼎、迁鼎、问鼎、鼎新、鼎革、鼎盛、鼎足、鼎立、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词汇,无不彰显着鼎文化曾经的鼎盛。

    “尹所长,您先别急着找,那边又拉上来两箱了,不会还是这些青铜碎片吧。”

    这边刘研究员刚介绍完,那边又有箱子拉上来了,原厂长拍了拍蹲在铁皮箱旁边埋头翻找的尹所长。

    “啊,还有啊,这么多的话,估计就不止一两件青铜鼎了,太好了,太好了。”尹所长起身看到后直搓手,激动得满脸通红了。(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9148/6680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