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历史级别的大乌龙
推荐阅读:从边军小卒肝出个长生战神 带着酒店穿年代,被四个哥哥团宠 嫡女回京,惹上禁欲太子被撩翻了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年代:人生大赢家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 说好假天师,你真抓了只妖艳女诡 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 从海贼开始做革命导师 海贼:从制造小女帝开始世界征服
周墨把计划说的很明白,所以其他人算账的效率也很高。
一张电影票的平均价格,周墨的目标是二十块钱左右。
想要达到哪怕是三四个亿的票房,观看次数也得达到两千万的级别。
这种级别的观看次数,哪怕每一次都给人返利1-2块钱,合起来就又是几千万的成本。
这就是财大气粗的真实写照嘛?
王人君喃喃:“这样运作还能赚钱吗?”
周墨微微一笑。
赚钱?
他就没想过靠《军号》赚钱。
他公司里能赚钱的项目多了去了,反倒是这种不赚钱,能赚其他资源的项目屈指可数。
好不容易拿到一个,可不得好好珍惜?
王智飞最能理解周墨的做法,他前世在《军号》上映之后,第一个贡献了自己的片酬,呼吁更多人观看这部电影。
返利说完,陈立询问周墨还有其余的计划没。
周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
他本来还有一个宣传的计划,那就是带着剧组去高校逛一圈进行宣传,目的还是为了吸引学生观众去看电影。
但是后来他想到剧组一众主演的文化水平,再想到高校里那帮学生的文化水平……
嗯,21年的时候,多所高校曾公布过自家图书馆,学生借阅的排行榜。
多家排行榜,《选集》都榜上有名。
在这种情况下,主演们进学校宣传,如果被学生问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甚至一些比较尖锐的话题……造成的结果还不如不宣传。
这时,饰演101的刘星(张依山)走了进来,“各位,午饭准备好了,咱们这是……”
半小时后,众人坐在饭桌前。
陈立开了句玩笑:“周导,咱们这边拍摄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请你见谅啊。”
周墨一怔,旋即把矛头指向王智飞:“飞哥,是不是你在剧组里说我的坏话说多了,让陈导以为我是个生活奢靡的人啊。”
王智飞两手一抬,一脸的“悔恨”。
“没错,这事儿赖我,我没管住嘴。”
“哈哈哈。”
玩笑话很快融洽了饭桌上的气氛,王智飞和周墨最熟,俩人聊了几个话题,把话匣子打开,其他人渐渐的也加入到话题之中。
几番交流后,陈立问了个问题,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周导,我想问问你怎么看主旋律作品未来的市场,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周墨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让陈立再详细地说一下自的问题。
“陈导是听说什么了,才有了这些感悟?”
陈立叹了口气:“我发现自己这几年越来越有些把握不住市场的喜好了……
过去的拍摄一些主旋律作品的拍摄,我也不瞒周导,实际上是存在一些固定内容的,过去这些固定内容拍出来,观众基本都会买账,但是现在观众对这些流程越来越不感冒了。”
周墨沉思了一会儿,给出自己的结论:
“是这样,我觉得不只是主旋律电影,而是整个市场对电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作品本身的质量要求的越来越全面,越来越高。
这样的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未来的作品需要个更加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受众人群,并且也越来越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过去那种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群体都会追一部作品的情况,大概率会越来越少……”
陈立听完这番话,陷入短暂的思考。
她作为一名主拍主旋律作品的导演,确实可以不用太注意市场反应。
因为有保底。
但不用太注意,和不用注意还是有区别的。
没有导演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作品,播出后被大量观众吐槽差评。
尽管有的导演在被吐槽后,并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会吐槽观众是一群傻叉,想让人家掏钱又赤史。
但这种话骗骗自己就得了,回头别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就行。
另一边,刘星则是向周墨询问了一下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周导,您觉得我接下来应该往那个方向发展?我觉得我现在陷入瓶颈期了。”
今天在座的,不是他的长辈级,就是导演,所以他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问题冒犯到哪位。
周墨看向他,习惯性先问一句:“能不能接受泼冷水和难听话?”
刘星立马点头,大大咧咧:“那当然能接受啊,我今天询问您就是听您指导来着,您随便说,我肯定听。”
周墨笑笑,“行,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说的直白些……
首先,你现在太瘦了,你小时候也瘦,但好歹能盖住骨头,而且小孩子瘦点也没什么,你现在已经瘦到盖不住骨头了,你现在的情况,说实话很多剧组压根不会考虑的。
我知道你会说过于劳累,没胃口,胆囊有问题,但说到底,这个要看个人选择,项目接不接,瑰恩接地是你自己来决定的。”
刘星刚听到一半就像给自己解释,但是没想到周墨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他的话,所以直接把他的话给堵在了嗓子眼里。
他沉默了一小会儿,也没说自己是什么想法,抬头再次看向了周墨。
“周导,还有其他的问题么?”
“有,你现在的戏路问题本身就不宽,这一点你也知道,所以你也在尝试拓宽戏路,只不过由于你的外形,这条道路并不好走,我建议你一点一点来,别好高骛远,在演技没达到前,跨步太大容易扯着蛋。”
刘星点点头,他这些年已经逐渐感觉到自己戏路上的局限性,所以他尝试过拍摄《柒个我》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转型,但是结果众所周知,《柒个我》成绩并不好,他的转型和升咖也不成功。
现在想想,应该确实如周导所说,他当时有些好高骛远了。
周墨没给他多少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对了,我前些日子听说,你被人邀请拍摄《鹿鼎记》?”
刘星微微颔首。
周墨继续说道:“《鹿鼎记》是个好机会,你小时候有一个《家有儿女》的署刘星是经典角色,前几年又有一个《余罪》的余罪是经典角色。
如果能把《鹿鼎记》的韦小宝给演好,那你后续有关这一类的角色基本上就稳了,圈内只要有这样的角色,基本上都会想到你。
可问题在于,你得好好想想,你到底能不能演好韦小宝,想想你之前的几个演过韦小宝的人是谁,周星星,山鸡,黄教主。
以你目前的水平,有没有能力跟他们一较高下。
金庸系列的作品,这么多年来只要登上屏幕,就必然逃不开观众之间的比较,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流程。
越往后拍,演员需要对比的目标就越多,难度就越大。
刘星顺着周墨的话一想,嘴唇立马就抿起来了。
毫无疑问,周星星和山鸡两人他无论如何也比不过。
教主的话……
刘星仔细想了想,发现好像也比不过。
五五开就是这么神奇。
不比较的时候,都觉得这家伙也就这样,是谁都能踩一脚。
一旦开始比较的话,才发现这家伙高光的时候,上限是真的高哇。
一时间,刘星感觉自己压力山大。
“但是我是真的不想方位韦小宝这个角色。”刘星说出自己的心里的真实想法。
周墨给他说的前景,他其实自己也想过,韦小宝这个角色但凡他演好了,以后他至少靠着这个赛道能吃十年,而且还是竞争性不怎么强的那种。
“那就好好准备,多读一读原著,再看看山鸡的表演。”周墨随口指点道。
当年《余罪》的播出,给哩站付费频道的建立帮了不少忙,所以给刘星帮点忙他肯定愿意帮。
前世,刘星版本的《鹿鼎记》拿到的资源非常多,中台,新丽,万达,爱奇艺都参与了出品,最后更是央八台首播,牌面直接拉满。
但电视剧后续的成绩,让这么丰厚的投资几乎全部打了水漂,而刘星本人也随着这次滑铁卢,资源断崖式下跌。
周墨前世对新版《鹿鼎记》看得不多。
他不是很能接受《鹿鼎记》里韦小宝的那个造型(绿帽子),再加上整部剧刻意对当年周星星风格的模拟,但又模拟不到位的水平让他看得头疼,所以干脆看了几集就不看了。
现在回想起来,《鹿鼎记》剧组刻意模仿周星星影版《鹿鼎记》的风格,对电视剧本身来说,是个很明显的败笔。
周星星,那是谁都能模仿的么?
更何况周星星拍《鹿鼎记》的时候,韦小宝的几个老婆是谁。
章敏,豆豆,林倾霞……
电视剧根本不可能凑出这种阵容来。
另一边,刘星也注意到周墨只说了“山鸡”的名字,却没有提“周星星”,心里瞬间就有了猜测。
“周导,您不建议我学习周星星老师的风格?”
“他那一套自成体系,而且还是巅峰时期的王周组合,我反正是想象不出来有谁能拍出他俩的风格,现在的他俩都不可能。
山鸡那边难度其实也很高,但好歹不像周星星一样,存在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刘星重重点了点头,把周墨的话记在心里。
……
周墨在《军号》剧组呆了三天。
期间,正好还帮陈立补拍了一场戏。
一场由于那个时间段,信息不流畅,最终闹出一场大乌龙的戏。(历史真实事件)
前文说过,《军号》的内容,是29年闽西根据地发生的事情。
由于教员和朱老总的分歧日益增大,再加上刘安恭的存在,彻底引爆了两种思路之间的矛盾,陈老总在其中一直调和不成功,最终决定开会决定前委的任命,以及军事的思路。
这一次会议后,教员离开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根据地,离开了自己一手带起来的队伍(被票下去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下而上的落选),选择到上航教书育人,主持会议,同时继续写文章,分析问题,提炼思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员感染了疟疾,这个病在现在看来一针就能解决,但是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杀伤力很足的病症,可以轻而易举带走患者的姓名。
那个时代,消息的传播本来就很慢,再加上身患重病的缘故,更是长时间没能跟大部队交流信息。
所以在教员离开的几个月后,根据地竟然传出了教员重病难医的消息,再后来这个消息更是传到了北方的莫斯科。
莫斯科得到消息后,在《国际新闻通讯》中,发布了一篇一千多字的讣告:
据消息……因为长期患肺结核,在前线逝世……
同时,运输大队长那边也得到了消息,所以他们直接开心地在报纸上公布了自己的“丰功伟绩”:我军已经把XXX击毙于山中……
当然,运输大队长那边也确实不是完全在吹牛逼,他们确实组织过好多次对教员的围剿,其中有一次,他们都已经明确发现教员的踪迹,一路追击他,只不过当时教员的警卫员正是未来的战神,战神分离迎敌为教员断后,给教员的转移创造了充足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教员这一次被发现并不是他本身泄露了自己的身份,而是当时有一个土豪张可识因为自己的土地被分了,怀恨在心,看到教员之后,一眼就认出他是个大人物。
(教员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张可识一眼就认出他不是一般人,所以立马就向民团告密,发动了对教员的袭击……)
在这次伏击战中,教员扛着被疟疾摧残严重的身体,没走多久就走不动了,后来还是跟着他的一个善良浓厚的农民陈添裕背着教员跑了十几里山路,硬生生甩掉了后面的追兵。
只能说,这一场追击战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无论是身患重病,依旧苦苦坚持的教员,还是靠着一小队同伴,拼命抵抗民团的战神,亦或是善良的陈添裕,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实现了这一次极其凶险的大转移,为后来的四军的变化带来了基础。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19872/6699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