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851章 你们应该说谢谢(第二更,求订阅)

第1851章 你们应该说谢谢(第二更,求订阅)


游戏是有模式的,有简单模式,有困难模式。

    无论是在电脑上打游戏,还是在街机上打游戏,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一些黑心的街机老板,甚至会故意把街机调整成地狱模式。

    不过那是游戏,不是人生。

    有些人生来就是地狱模式,有些人生来就是简单模式,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身处简单模式的人,自然体会不到身处困难模式的人所能经历的痛苦。

    身处地狱模式的人,自然也体会不到身处简单模式的人所得到的幸福。

    但是对于身处简单模式中的人来说,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觉得,这种人生实在是太过乏味了,就像现在,置身于报社之中,郭逸风只觉得简直无聊到极点。

    “真的很无聊啊!”

    刚刚回国的郭逸风,甚至开始想念香港了,不是那里的任君采摘的牛排,而是那种高压状态下的工作强度。

    在港岛,哪怕就是他做为记者,如果几天没有新闻上报,也就要考虑另寻高就了。

    港岛是不养闲人的。

    可是这里呢?

    这里和港岛相比,简直轻松的就像是在度假。

    他扭头看着周围,两个同事在那里改着稿子,一个同事在电脑上挖地雷,不知道选择的是简单模式,还是地狱模式。

    其实,地方报社里的工作本身就没有什么压力,报道的基本上都是地方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新闻,如果发生一起谋杀,都能连载三四天。就像现在太平最大的新闻,就是几只老虎出现了油田附近的公路上,为此宪兵警察出动了一个中队上百人和两架直升机,追踪老虎群。

    “……根据保护区内有47个华南虎族群,种群数量在800只左右。”

    看着电视新闻里对动物专家梁从戒的采访,有些无聊的郭逸风,想到的是在港岛喝过的虎鞭酒。

    “好像现在喝不到了……”

    原本十几年前,每年港岛都会进口上千张虎皮和大量的虎骨,虎皮用于服装、装饰,虎骨用于制药,当然还有虎鞭之类,不过,后来越来越少了,最近几年,在港岛甚至买不到虎皮、虎骨。

    至于虎鞭,更是难得一见,一瓶药店泡的虎鞭酒,至少上百元,效果如何,不好说,但价格确实很贵。

    “研究所认为从几年前开始,华南虎应该已经开始区域性的灭绝了,也许,再过几年,它们就有可能灭绝,至少在野外灭绝……所以,目前,保护区内的华南虎,是华南虎最大的野外种群。”

    就在郭逸风看着电视节目新闻的时候,主编冲着他喊道:

    “逸风,有一个外访任务,你去跟进一下!”

    “好嘞!”

    ……

    万户角,当郭逸风来到万户角的时候,他在脑海里复述着关于这里的资料——它是全世界唯一的“赤道发射场”,发射几乎就建在赤道上,而且,它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航天发射场——有36个发射工位,虽然很大一部分发射工位已经不再使用了,有的还成了文物,但活跃的工位还有15个。

    高耸发射塔架,沿着海岸线,一个接着一个,看起来好不壮观,不过今天郭逸风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参观,而是为了采访,采访航天飞机项目——这个项目是三年前立项的,据说是为了配合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最大的国际项目,虽然期间有扯皮,但是它现在就在太空中绕着地球运行。

    “……航天飞机的目的,是为了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虽然它是航天飞机,但也将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一旦进入轨道,它将使用其完全自主的导航到达国际空间站,放下多达15000公斤的货物,”

    在航天飞机的项目负责人汪立行向郭逸风介绍着这个项目的作用时,他们已经乘电动汽车来到了机库,机库内一架二十多米长的模样有些怪异的飞机,就这样呈现在郭逸风的眼前。

    看着这架正在进行测试的航天飞机,瞧着它那怪模怪样的外形,郭逸风在询问了一些问题后,又问道:

    “汪博士,我们为什么要建造航天飞机呢?”

    汪立行扶了一眼镜框,回答道:

    “很简单,因为成本,相比传统货运飞船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下行运输能力。该机能再入大气层飞行、水平着陆,实现航天器航班化的回收处置和重复使用,大幅降低货运飞行器的重复使用周期和单次任务成本。”

    随后汪立行又介绍道:

    “而且,这也是为了未来月球任务的需求,众所周知,月球基地需要大量的物资,所以必须研制月球货运飞船,但是这种货运飞船,如果只运行一次,那成本无疑是极其昂贵的,所以,根据相关计划,下一代月球货运飞船,将是长时间在轨的。”

    博士的回答,让郭逸风好奇道:

    “长时间在轨?博士,您的意思是它是长期部署在太空是吗?”

    “是的,”

    汪立行点了点头,回答道:

    “就像国际空间站一样,在不执行货运任务时,其位于近地轨道绕地飞行的,在执行任务时,则由航天飞机为其补充燃料,补充物资,再由驶离绕地轨道,通过大椭圆轨道多次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完成运输任务后,再返回地球,在绕地轨道上等待,与航天飞机对接后,将月球货运飞船内搭载的月球矿物运回地球,根据计算,采用这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在过去的几年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直在研究着如何降低登月成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复使用。

    虽然火箭的一二级重复回收利用很困难,但是太空货运飞船的重复使用却简单的多——太空无重力,不需要考虑坠毁等问题,所以,只要解决地球到近地轨道之间的运输问题,月球货运飞船就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而在设计上,他们选择了大椭圆轨道多次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只需要不大的推力,就可以实施登月,这也就是月球探测器的路径。

    当然,这还涉及到无人驾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一旦实现之后,月球货运飞机就会成为真正的太空梭,穿行于地球与月球之间,运输货物,它甚至还可以和国际空间站结合,成为太空中继站。

    看着眼前的这架航天飞机,听着博士的解释,郭逸风整个人都惊呆了,虽然对于太空他完全是个外行,而且他这次的任务,就是进行简单的采访,拍几张照片,对着资料写一篇科普性的报道也就可以了。

    可谁能想到,这架看似平平无奇的航天飞机,用途居然如此的广泛呢?

    甚至会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关键所在呢?

    “……我们之所以要征服太空,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那里,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不仅会到达月球,还会前往火星、小行星,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上的创新将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对太空行星的开发,也会带来新的财富,嗯,到那时候,我们子孙后代才能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

    看着这架航天飞机,听着博士的话语,郭逸风终于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简单模式!

    就是因为他们——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在这里追求着世界最尖端的科技,他们在这里创新,他们在这里发展。

    在普通人在那里享受着简单模式的生活的时候,甚至自己还在吐槽着这种生活的无趣时,这些科学家们却在他们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最终是这些最新的科学成果是领先于世的科技,带来了sea的富有,而他们呢大多数普通人不过只是在那里坐享劳动成果而已。

    就像自己的工作一样,在港岛的时候累死累活,一个月不过两三百港币,而在这里却可以很轻松的拿到七八百南元。

    这样的工作为什么收入悬殊会这么大?

    就是因为这里是sEA吗?

    当然不是。

    而是因为这些科学家,因为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因为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取得的成就是他们成就了sEA所有的一切,也是他们成就了这片土地的高收入,而他们这些普通人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样还在享受着科学创新所带来的福利——收入上的福利!

    是福利而不是红利!

    这天在采访结束之后,郭逸风在宾馆里久久无法释怀,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他一边调查,一边用笔写下了他的新闻报道——普通人的科学福利!

    在文章中他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接受航天飞机,哪怕这是他的万户角之行的主要目的。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那架航天飞机本身。

    相比于航天飞机,他更加关注的全是科学,应该说科学技术与普通sEA人之间的联系,在报道中他详细那些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市场,然后利索了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之中所享受到的科学福利,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一点,所有的sEA人都应该充满感激——对那些科学家们。对那些技术研究人员。因为是他们的努力付出才有了普通人看似轻松惬意的生活。

    “人生不是像游戏一样,可以选择困难模式、简单模式、一般模式、地狱模式的。

    但是当我们身处在这样的简单模式里的时候,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享受到了社会的福利,那个时候是医疗的保障,很快,政府提供的奶粉就通过邮寄寄到家里哺育我们。

    后来,我们又进入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此期间,无论是教学还是就医都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中,我们的生活似乎是与之隔绝的,我们似乎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或许这就是世界的真实一面。

    但是,我们否考虑过一个问题——因为什么去享受了这一切?

    我们的人生过得如此的轻松,当我们在那里享受着所有的一切——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等,所有的那些

    这一切难道都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一切当然不是理所当然的,再接下来郭逸风,不仅在那里列举着sEA在科学以及工业领域所取得的发明创新成果,还列举到了海外工作人员在市场开拓中所取得的成就。

    科学家们负责创新,工人负责生产,推销员负责推销,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sEA人的生活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人们所以为的这种理所当然的简单模式的生活,实际上正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

    最后,他在文章里写道:“所以请对他们——身边的科学技术人员,普通工人以及公司职员们说一声谢谢,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2242/6598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