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849章 成长阶梯(第三更,求订阅)

第1849章 成长阶梯(第三更,求订阅)


在那辆红色的跑车于视线中消失时,赵乡杰愣了一下,然后长叹一口气。见状,一旁的朋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啦,乡杰,那样的大小姐,就不要幻想了,就当是一场梦吧。”

    朋友的安慰,让赵乡杰笑了笑,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往远处看了一眼,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偶然。

    不过,很快,他就收拾起了心情,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对了,阿雷,我上次的那个想法,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搭着朋友的肩膀,田雷说道:

    “你是说开办网站吗?”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计算机技术开始从庞大的主机和小型机走向个人化,但是它的价格仍然是昂贵的。去年MIT公司推出的8800微型计算机套件,引发全球电子爱好者的狂热。这台以国际电子公司6502处理器为核心的机器需要用户亲自动手组装和编程,却点燃了“个人电脑”概念的火花。

    一群电子发烧友在硅谷成立了“自制电脑俱乐部”,定期聚会交流自制计算机的心得。而赵乡杰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的梦想就是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直到去年,他从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6502芯片,带着6502芯片,两个年轻人在赵乡杰家的车库里组装好了第一台电脑。

    “对,并不仅仅只是网站。”

    随后他又一次提到他的想法,说道: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电子计算机,人们用它处理一些事务,制作表格,浏览数据库,但是应用最多的还是电子邮件。”

    “因为电子邮件是用来交流的。”

    田雷说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子计算机除了用来处理事务,玩游戏之外,它还可以交流,用电子邮件,就像交笔友一样,宿舍的黑板上,最常看到的不就是大家留下来的电子邮件的地址吗?”

    “对,就是交流。”

    随后赵乡杰说起了他的想法:

    “怎么说呢?现在互联网络刚刚出现,电子计算机还没有真正普及,电子邮件是人们唯一的网络沟通工具,而为了能够和更多的人联系,大家都是用最传统的方式——甚至在杂志、报纸上留下电子邮箱地址,就像过去交笔友一样,这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样很不对吗?”

    一边是互联网络,一边是原始的杂志、报纸。前者的沟通甚至需要借助后者,这听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可却又是如此的真实,甚至

    “那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们为什么不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资讯共享的空间呢?”

    赵乡杰这会已经完全把之前的偶遇抛之脑后了,他有些兴奋的说道:

    “我们在学校里,有时候经常把一些资料,还有我们的电子邮箱钉在布告栏,用以分享信息。前者是为了把资料留给别人,后者是为了交流。我的设想就是把这个实体布告栏搬到电脑上。”

    “把这个实体布告栏搬到电脑上?”

    田雷被朋友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他想了一下,就说道: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可以了,就是一个网站的时候”

    在赵乡杰说着他的构想的时候,哪怕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其实,在这个电子计算机大爆炸的时代,一个想法,可能就会成就一个事业,成就一段传奇。

    这一天,月球十号在月球上建立了人类的第一个“永久”基地,人类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太空。

    而在地面上,一些年青人也在为他们的事业而努力着。

    或许,对于赵乡杰来说,在海边的一次偶遇不会有任何结果,或许只是他人生的回忆。

    很快,他就把一切抛之于脑后,在回到学校之后。

    赵乡杰就一边上课,一边与田雷一道开发起了他们的网站,为此,他们忙活了几个星期,终于在10月12日上线了CBBS——“计算机电子布告栏”。它的设计颇为原始:甚至网站看起来也和布告栏差不多,人们可以在布告栏里留言用以分享信息,也可以留下他们的电子邮箱。

    但是CBBS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观念和模式上的,它完美体现了此时计算机社群的“共享”精神。

    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且原始,但是仅仅只用了一个星期,CBBS就风靡整个太平大学,并且通过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传播,迅速传播到各个大学,成为大学生之间最常谈论的话题。

    南洋各地的大学生们,在布告栏里分享信息,留下自己的信息,这是他们第一次使用互联网进行真正的意义上的网络沟通。

    对于年青人来说,CBBS虽然原始,但是却像是毒药一样,迅速的普及开来,虽然没有“软件”交换,但是在各个大学之中许多人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BBS软件。

    有的人在编写软件,而有的人想到的却是其它,月前刚进入“成长阶梯基金”就职的王永新,虽然已经从大学毕业了,但是他还是从朋友打来的电话那,聊到了CBBS,在得知这个网站受到欢迎后,他下意识的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进入网站,看着网站上不断刷新的留言,王永新看到的并不是那些留言,而是商机。

    “嗯,可以去和他们谈一谈。”

    成长阶梯基金,是由政府主导的风投基金,专门向新公司提供风险投资和其他经济扶持。作为基金工作人员的王永新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别人找上门,他同样也会主动的寻找潜在的投资对象。

    就像现在,王永新就瞄上了这个CBBS。

    太平大学,虽然是一所以石油、化工、地质、采矿见长的大学,但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在南洋也是颇有名气,毕竟,晶体管就诞生于这所大学。

    虽然太平没有硅谷,但并不妨碍他有一流的计算机学科。

    站在计算机实验室门口,王永新的隔着玻璃窗,寻找着他此行的目标,最后落在角落里的那个男生身上——赵乡杰正弓着背,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连串急促的声响。

    于是,王永新走过去,但赵乡杰似乎完全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走过来。直到王永新轻轻敲了敲他的桌面,赵乡杰才猛地抬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这家伙是谁?

    穿着一身西装,手提公文包,一看就是已经工作的家伙。

    “你好。请问赵乡杰吗?”

    王永新微笑着伸出手,

    “我是王永新,来自成长阶梯基金,可以和你谈一下吗?”

    赵乡杰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握了握手。

    “你好,王先生”

    他迟疑地重复了一遍,大脑飞速检索着“成长阶梯基金”这个名字。

    对于所有SEA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名字,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人在“成长阶梯基金”的支持下进行创业,虽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成长阶梯基金”的印象。

    而“成长阶梯基金”,也是SEA被国外津津乐道的地方——因为政府主动向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走廊楼梯间。

    王永新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说道:

    “赵同学,我们对你做的‘CBBS’很感兴趣,我觉得,如果能够进一步改善的话,它应该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网站,甚至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网站。”

    接过名片,赵乡杰看着名片上阶梯背景,这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他的心跳突然加快——个人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这就是成长阶梯基金。

    “王先生,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网站?”

    赵乡杰的声音有些干涩。

    王永新笑了笑,说道:

    “我也是刚刚大学毕业,还有一些朋友在读博士,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你的网站被反复提及。”

    他顿了顿,说道:

    “我找人测试了一下,目前CBBS每天新增留言15000条——对于一个网站来说,很惊人。”

    甚至可以说,在所有的网站里,都是非常惊人。

    也正因如此,王永新才会找到这里。

    走廊的日光灯洒在赵乡杰的身上,他咽了咽口水:

    “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们会向你提供一笔风险投资。”

    王永新直接了当,说道:

    “2万天使轮,占股15%,当然这需要你注册一家创业公司,并且准备一份项目书,不过你不用担心,这正是我所擅长的,我可以帮助完成这些事情,而且关于你的这个网站,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我认为,我们之间,可以进行一些沟通。”

    和每一个成长阶梯的工作人员一样,王永新也是积极且主动的,他不仅主动的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而且还提供了一些个人的建议,以帮助赵乡杰改进网站。

    最后,王永新看着赵乡杰,说道:

    “所以,现在你觉得怎么样?愿意把握这个机会吗?”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22242/6598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