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沙漠绿化
小纪的病,叫小包自责不已,自己急于求成,过于揠苗助长了。季小纪的身体瘦弱,体质较差,贸然带他进入高原,还直接带他在天上飞,连在低纬度修整一下的时间也没有留,自己把他的身体状况给忽略了。
重感冒加上肺部积液是不能过多输液的,小包就叫李拉兹给小纪注射周小联那样的修复液,也就是给孝文使用的药剂。这和当初给王十九他们使用的那种不同,那是罗布泊基地直接给予的,纯度更高。这种药剂的效果也不差,不仅治好了孝文先生,还造出周小联这样的强者。小包相信,小纪的恢复指日可待。
小纪住了一周的医院,就搬回小包家,好叫阿绣开些小灶,补贴一下。趁此机会,把老表卢新化和罗娟也叫了过来,大家认识一下。
卢新化也分有房子,他是去年的一级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标兵,五四奖章获得者,至于这里面有多少是小包的面子,老表自己也搞不清楚。
年前他获得回乡探亲机会,把罗娟也带回去了。大姑很高兴,说起小包的照顾,是自己打电话的结果,夸小包懂事。
卢新化也给小包长面子,炫耀自己开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程车辆,带空调暖气,外面冰天雪地,里面温暖如春。有多大马力,装载一铲子,这小四轮子立马埋住。又吹嘘说:小包搞的铲雪机,几十米宽的道路,来回一趟,积雪这么厚,就甩到几十米意外。后来,小包还嫌慢,搞来飞机上的发动机,这么大的粗筒子,一开机器。上千度的高温,路上的雪,再厚也不行,直接烤干了,这车得跑的快,慢了不行,地面发烫,轮胎受不了。
有人抬杠,雪地里跑得起来吗?卢新化说:那个喷气口可以调整方向,前面吹着,雪都消失了,等于车在水泥地上跑,你说快不快!
别看在老家他是趾高气扬的,见到小包,这个老表拘谨起来,罗娟跑到厨房,帮阿绣做饭洗菜。小包就打听一些家里的事情。小包问,他就说,不问,他也不吭。
小包说:你们的关系,都出双入对了,她家里知道吗?
卢新化说:大年初二,我就去了她家,他父母都没有意见。
小包笑了一下,心说,还不是炫耀小包的关系?
阿绣喊吃饭,餐桌上大都是青菜和海产品,小包说:我这里,只要在家,你们可以常来,小纪是我兄弟,你们认识一下,回头等移动公司业务开始了,叫你嫂子给你两部手机,有事好联系。今年,道路建设要提前完成,你们要转入新工地。在外面开车太辛苦,我在这边建设一座制药厂,你想不想进去工作?考虑一下,提前安排你们进去学习,将来替我独当一面。
卢新化不知怎么选择,罗娟踢了他一下,说:我们答应了。
小包说:你们什么时候结婚?有什么想法?
卢新化说:过一年再说,妈说,要在家里办,风光一下。
这场家宴,尽管阿绣充当缓和剂,但很机械的对话,卢新化的呆板拘谨和小包的强势结合在一起,气氛带着怪异,极不融洽。
小包没有一丝亲情的感觉,心中哀叹,自己真的没有朋友缘啊!怎么人人都是敬而远之?
进入三月下旬,青藏线全线开工,柴达木盆地也沸腾起来。
深受缺电之苦的海西特人,加紧建设热电厂工作。大过年的,近十万台电视机仅有少量可以开机收到春晚节目。一个原因是柴油发电机组满足不了全部开机的电压,二是,闭路信号根本就不行,线路过长,信号衰减厉害。这里风大,每个基地的地面卫星接收锅都被风吹得对不准卫星,无法收看。上面配备的自动跟踪卫星地面接收器,由于电压问题,无法使用。
移动网络建设工作也到了检测试用阶段。全区共有二百多座信号塔,十二座总机房,光纤线路和基站是建好了,技术人员信号还在进行测验计划,五一全区开通移动信号服务。
格尔木炼油厂也在加紧建设,有大庆、胜利、濮阳、克拉玛依等地调来的技术人员联合大会战,争取今年十一,炼出急需的柴油来。
盐湖矿业正在恢复试生产,盐碱环境下,原有的机械设备锈腐不堪,这次全部更新新设备,很多机器是工人们从未见过的。盐矿工人还是从原有矿场迁出的那些人,他们熟悉环境,对工序流程比较清楚,小包把它们暂编为一个矿业公司,财务独立,单独核算。
上千人几百台辆机械设备把盐山先聚集起来,准备运到加工厂,利用先进机器,分离溴化镁、氯化钾等工业原料。新工厂重新建设,依旧在加工厂原址修建,设计面积比原来扩大不止十倍,高大又耐盐碱的特种水泥柱脚,比一般铲车还高,上面才是钢架立柱,上面搭建超跨距拱形钢梁,上面铺设半透明塑钢顶瓦。白天里连灯光都不用开,里面可以停放大型飞机。工人们正在对照视频,学习新技术资料,安装调试从后世青州搞来的力科采盐机械,连云港搞来的分离机械,等等!
小包最关心的还是药业集团的选址问题,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包一秘已经把几百张图纸绘制出来了,现在,厂址还没有影儿呢!最后,还是阿绣作出决定,就在青藏线高速公路格尔木入口附近建设吧!这里靠着柴达木河,又靠着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反正就是进原料出成品的加工厂模式,离城市稍远一些,便于安全就行。至于研究所,那就另选地点建设吧!
小包同意阿绣的决定,就开始搞物资筹备,接驳新建的格尔木热电厂的电力,抽调人马,开始施工。药物研究所,设在德令哈,十二层的大楼,就和特区总部大厦相邻。
整个柴达木盆地,从空中俯瞰,泛绿的地方越来越多。小包还不满足,号召全区搞植树造林。沙漠戈壁里,想搞植树造林,难如登天。小包说:先挖树坑,树苗我来想办法!
挖树坑可不是简单的活儿,一铁锹下去,可能就是一块大石头。这个不怕,小包就想搞歪门邪道。
先组建一个沙漠绿化研究所,小包自任所长,把小纪和卢平、几个常委拉进来,反正你们挂个名就行,显示特区政府的重视,实际工作还是自己来做。
第一个项目是制作挖树坑机械,有大量资料借鉴,搞这种设计,没有丝毫压力。特种钢材焊接个大螺旋,垂直吊装在大型拖拉机后面,在空地上试验,三十秒,挖出个直径一米二、深达一米五的的大树坑。
这辆车只是个创意问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把样车开到机械厂,小包说:先来二十台!
自己就回去忙活去了。
沙漠造林的得失,后世争论的很厉害,后世的数据显示,政府在2000-2009年投入了总计7250亿人民币来减缓土地退化问题,当然这些钱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在了人工造林上面。当初的目标是在2050年,通过实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项目,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6%(不要低估了我国改善环境的决心,我国政府植树造林的力度在过去是非常大的)。在植树造林的政策下,从1952年到2008年,我国超过过27.2%地区受到人工造林的影响。国家林业局也声称森林退化得到了改善的结论。但实际结果却令人沮丧:在1952到2005年间,通过造林工程,只有24%的树存活了下来;水土流失的程度在过去30年间有所扩大;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化速率从1950年代中期的11%,变化到1980年代中期的57%,再到2000年代早期的19%。
国家在几十年里,累计投资近万亿,在沙漠种下原本计划提高绿化率的,结果不如人意。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小包就想挑战一下。小包根据后世的争论分析,人们争论焦点是,到底该不该搞沙漠造林?引用某位专家的话就是: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方植树造林,需引水浇灌。这称之为造林第一定律。植树造林第二定律:凡是能长树的地方,树都会自己长出来。不需要人为的刻意去搞。
人家还举例说明:印尼的喀拉喀托岛,1983年火山爆发,大部分植物都消失了。但仅仅过了4年,植物就恢复到64种。用不了百年,森林就会再现。
但大片的沙漠戈壁,现在地下水位这么高,有点地方已经变成湿地,树木长起来是早晚的事,只是,靠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该多久才能看见树木啊!自己已经改天换地,做出这么大的努力,不再趁机搞点什么,显摆一下自己的能力,小包觉得会受天谴的。
沙漠绿化,按照专家说法,只能搞低矮的灌木,梭梭树,柽柳、骆驼刺、沙拐枣之类。高大的树木是抽水机,根系会把水分集中,用枝叶散发到干燥的空气里。
现在,水源不是问题了。不管是地表还是地下,挖个树坑就能沁出水来,还愁不能成活吗?
考虑到传统的大风沙和干燥环境,小包还是觉得树种选择很重要。树种当然是红柳最好,胡杨林也行!红柳是柽柳的一种,柽柳家族品种几十个,都是沙漠中耐风沙耐盐碱的首选,可上哪里去搞活体树苗呢?想了好久,又查了资料,结果是,只有去后世购买了。
小包还在资料库查到一个沙漠种植黑科技——植物纤维黏合剂,这种白色粉末稀释后,混合进纯砂子,可以改变沙子之间的张力,变成具有万向结合约束的土壤了。
小包要搞沙漠绿化,据说已经有了具体的成果,消息传到北京,中科院的人就知道了,立即从宁夏中卫沙头坡沙漠研究实验所,新疆阿克苏达克拉玛干沙漠研究试验所,北京林学院、河南林业大学、内蒙古林学院等地,组织沙漠治理专业相关专家人员,由兰州沙漠治理研究所朱震达带队,就来到德令哈特区总部。
(https://www.635book.com/dzs/3844/4131732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