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鸦渡西风 > 第11章 乱象渐生

第11章 乱象渐生


徐盛婴从未想过自己的父亲会来京城。

  在他的印象中,老头一直偏安一隅,并无开疆拓土之志,也不愿掺和进朝廷的蝇营狗苟。八十年前的夜狰之乱后,西域都护府的辖地缩小了一半,财税人口只有原先四成,可正因为玉壁死城横亘当中,也没有哪个异族胆敢进犯。

  “王爷,我爹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呢?”徐盛婴焦急地问,“我上个月已派人将京城情势送回都护府了,难不成没收到……”

  “我事先也不知情,但我能猜出大概原因。”

  “愿闻其详。”

  “你爹当年曾千里急行军,扶持父皇登上大位,他绝非那种不解朝局的武夫。”永王递过一碗茶,“他若来,必定是躲不过的大事。父皇意欲征服天下四海,朝臣反对者极多,密召你爹进京,想必是让他做藩镇中支持出兵的第一人,此其一。”

  “还有呢?”

  “若你爹不支持,正好便可挟他为质,令徐家投鼠忌器,不敢举兵反叛,此其二。”

  “不管我爹支不支持,他只要躲在西边,不就一切太平么,何苦亲来……”

  “还不是因为你在京师,父皇以你为质,迫他入京。”

  徐盛婴眼眶有些湿。

  他从小只爱那些“虚无缥缈”的异闻传说,什么夜狰、明女、建木、赤乌、轮回转世……对于所谓的“经济仕途”毫无兴趣,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多少人户,每年财税几何,一概不知,一概不闻。

  徐守成夫妇亲自教了几年,发现他实在没个都护大人的样子,不得不给他生了个弟弟——老二徐盛长十来岁便能断案,十四岁已经可以带着亲兵捉生了。

  父母对长子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少。

  徐盛婴嘴上不说,心中却明镜似的,这次来京娶宁安公主,他当然知道是做人质——老父既然派自己来了,这“人质”有多大分量,那不是明摆着的事?

  他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父母子女之间,不是随意可下定论的。

  “王爷,那我这驸马更得做了。”徐盛婴坚定地说,“到时带老爹一道回去。”

  “父皇明日有小朝会,我若有机会,会将你的想法告知令尊。”

  徐盛婴的折子递了上去,倒是在皇帝意料之外。

  他首先想到的是,虽然宁安公主犯错在前,但徐盛婴毕竟折了皇家面子,堂堂公主,说扔便扔,说要便要,没治罪便不错了。

  不过徐守成却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在皇帝面前,将徐盛婴从小的荒唐之处尽数展露、大加贬斥,还着重提了二儿子,比乃兄稳重得多。

  皇帝心中有数,因为这和范金刚当年的勘察结果并无二致。将宁安嫁给徐盛婴,其实比嫁给徐盛长更为稳妥——若西域都护府哪天谋反了,斩了徐守成和他次子,宁安公主和徐盛婴做个平民夫妇,倒也无妨。

  这恐怕是皇帝作为父亲,心底残余的少有温情吧。

  只是婚期却很头痛——宁安公主撒娇哭闹,说不能落在十二姐后面,一定要在上巳节那天成亲。

  上巳节本是个好日子,但毕竟太仓促了些,皇帝还是希望自己这位爱女,能够有一场足够风光的皇家大婚。

  更何况,上巳节是国师迎娶寿安公主的日子。

  莫空是自己最信任、最崇敬的仙人,他的婚事不止是寻常喜庆,而是人间皇家和天上仙宫之间的重大联姻!

  而宁安公主若在同一天出嫁,会不会分散莫空的“福缘”,导致国师不能全力支持自己征服天下?

  他犹豫再三,将莫空找来商议。莫空不知其中关窍,反而劝慰皇帝,双嫁无碍,更可在婚礼那天,集中处决一批罪人,上天自会降下更多恩典。

  于莫空而言,宁安无非是个美丽的累赘,他乐得摆脱——反正不管尔等如何嫁娶,“玉石俱焚”四个字,大抵是所有人的归宿。

  皇帝喜笑颜开,派了很多人操办婚礼,永王操持妹妹们的婚事仪典,而太子也被放了出来,在净尘司、禁军和京营的帮助下,大肆搜捕“不臣之人”。

  这当然是皇帝的一个计策——被捕者当中,不乏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怨气极大。这些唱黑脸、得罪人的事,便由太子去做吧。

  除查阅典章、监制礼器服饰、打造家具外,永王也没闲着。

  当初踏白军之中有不少人,在永王失势之后即被逐出京营,尚有百十来人潜伏在京城各处,为他打探消息。

  不知受了何物影响,京城已渐渐陷入一种末世中的癫狂之中了。

  走在路上的行人,会因为口角而拔刀相向,血溅五尺之后,再拖着残躯断臂蹒跚前行,最终栽倒在石板路上;青楼中的王孙公子们,已不满足于向花魁赠送金银珠翠,而是将房契胡乱带在身上,再将它们塞入心仪女子的肚兜里。

  “反贼”越来越多,多到诏狱中人满为患,不得不征用大理寺监牢和禁军的惩戒房,甚至还须把京营关押的小偷小贼胡乱释放,再将罪臣子女一股脑扔进去。

  禁军和京营的逃兵越来越多,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脱掉军服,持刀劫掠,被抢之人若反抗,轻者割耳刖鼻,重则身首异处。

  细小、密集的藤蔓可以从任何地方钻出来——城墙上的砖石、民居中的炕洞、鸡冠子、狗鼻子,甚至人的眼睛。

  连阿含水中的浮萍都诡异起来,像野兽似的集起群来,啃噬往来画舫的舱底。

  与寻常草木不同,它们摸上去是热的,隐隐有血脉在跳动。

  最可怕的是四天王山附近,藤蔓尤其粗大,常常将行走的人畜卷入地缝,那深不见底的深渊瞬间便会合上。

  然而无论净尘司、禁军还是京营,对京城发生的一切异象,都显得充耳不闻。

  城门守备兵力大大加强了,轻捷的马队在城门附近巡弋,随时准备抓住那些逃出京师的家伙——这才是他们更热衷的事情。

  当惊恐的百姓敲响衙门门前堂鼓时,里面的人会瞪着爬满血丝的双眼,问一句:“谁谋反了?快说!难道是你?”


  (https://www.635book.com/dzs/39982/6767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