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忍辱三年重返巅峰 > 第185章 迷离之境界

第185章 迷离之境界


在这个世界里,才华固然重要,然而对于修炼者的来说,经验和洞察更为关键。你若意图刻画一条腾空飞舞的龙魂,那么就不能随意选取一方浑圆的宝玉;若想塑造一位栩栩如生、翠绿欲滴的观世音菩萨,便不可选用白玉之材。

  这只是选材上的浅显功夫,要想真正领悟并掌控其中奥秘,所需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然而祁安却是如此的特立独行,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四五岁的模样,手中的雕刻动作却如流水般流畅自然,无丝毫滞涩。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一直使用同一柄刻刀,自始至终未曾更换。

  这简直堪称为仙术般的技艺,要知道,玉石之坚,唯有修行者才知其难以雕琢。每位玉雕修士在创作时,根据不同部位的需求,都会选择不同的雕琢法器。哪怕技艺再高超,其间线条处理得再巧妙,也无法避免出现细微的瑕疵或滞涩之处。

  然而祁安雕琢出的玉雕作品独步天下,每一刀落下皆与玉石相融天成,仿佛他的刻刀便是为了这片玉石而生。这般惊人的天赋,即便是那些历经风雨的资深玉雕修士也难与其比肩。

  人们不禁疑惑:世间果真存在着这般天赋异禀之人?

  一位过了而立之年的资深玉雕师摇头感慨:“果真是天赋异禀,注定要在玉雕之道上有所作为。”

  另一位同样老练的玉雕大师附和道:“这小子若是从小就开始习练雕琢之术,如今怕是早已超越我们所有的人了。”

  正是由于姜华看中了他的独特技艺,才会请祁安在此刻专门为珍稀宝玉进行雕琢。这些受邀而来的人物,每一位都有着深厚修为且眼光极高,如今他们纷纷对祁安称赞不已,足以证明他在玉雕界的根基已稳固扎实。

  此刻的祁安,已然进入了无比奇妙的境地。他似乎与眼前的宝玉融为一体,每一次篆刻都仿佛听见玉石深处传来的微弱回应,引导着他该如何施下下一笔。

  每一块宝玉都是历经亿万载岁月沉淀而成,它们身上承载着悠长的历史与岁月痕迹。而祁安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份历史底蕴之上,依据宝玉的独特质地和纹理脉络,自然而然地展开雕刻。

  每当他的刻刀落下,都能感受到自身的灵力随之增长,甚至这份感受已经令他忘记了自身所处之地,只想与宝玉彻底融合,将它原本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

  就这样,在这股玄妙的状态下,祁安对外界的一切声音充耳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雕刻之中。他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宝玉当前的模样,甚至预见到雕刻完成后的壮观景象。

  就在众人震惊的目光注视之下,祁安忽然紧闭双目,但手中雕刻的动作并未停止,反而愈发迅疾起来,不久后,连普通人的动态视觉都已经无法跟上他那近乎幻影般的刀光。

  此刻,他们只能听到玉石上不断响起的雕刻之声,如果不是这声音作证,恐怕他们会认为祁安已经停止了雕刻。

  有人低声惊叹:“我投身此道多年,从未见过像祁安这样的年轻才俊。”

  他此言如石破天惊,激荡起一圈圈灵力涟漪,一时之间,众人对祁安的谈论声竟似欲震塌屋顶之威。

  王太上长老负手而立,满脸得色地摇首晃脑,此刻他双目紧阖,似乎正在倾听天地间的微妙韵律,并无意参与到这凡俗的争论之中。

  那些其他的玉雕大师,经过一阵惊叹后的议论,终是按捺下心中的惊奇,纷纷靠近王太上长老,低声道:“老祖宗,您收得如此天赋异禀的弟子,想来此生无憾了吧。”

  这话既有几分认真,又带了几分戏谑。每个玉雕大师都有自己精通的独特领域,甚至有人一生仅专注于某一类雕刻技艺的研究。年岁渐长后,寻觅一位合适的传人便成了他们的终极目标,毕竟无人愿见毕生修为付诸东流。

  然而王太上长老并未对此予以回应,他的身体微颤,嘴角含笑,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神秘笑意。若细察之下,你会发现王太上长老与祁安的动作频率几乎一致,两人仿佛一同领悟到玉石雕刻的至高奥义所在。

  其余几位见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行事才好。

  “罢了,各位且散去,各自做事吧。那边堆满了珍稀玉石,任君挑选,只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便可。”姜真人于一侧轻拍双手,转移了众人的视线。

  至于祁安为何陷入此种玄妙境地,姜真人并不明了。但从现状来看,此举显然是益处更多,故而不愿再多些旁人扰其清修,万一破坏了那奇妙的修炼状态,恐怕日后难以再找回。

  热闹看够了,这群玉雕大师们之所以能抛开温暖的床榻,匆匆赶来公司,便是冲着姜真人提及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玉而来。先前王太上长老与祁安已先行挑选过,他们自然不甘示弱。

  确实,祁安挖掘出的玉石品质极为出色,直教那些玉雕大师眼中闪烁出炽热光芒,个个摩拳擦掌,拿起这块瞧瞧,又抓起那块看看,恨不能尽数纳为己有。

  待所有人领取完毕各自的任务,工作室再度恢复宁静,只有切割玉石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虽不刺耳,却令人心旷神怡。

  姜真人等待片刻,见一切安然无恙,便缓步走近沉浸在这种玄妙状态中的祁安,细细端详起来。

  此刻的祁安依然未从中脱离,也无意轻易中断这种与玉石间共鸣的神奇境地,无论是对他自身而言,或是对他人来说,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就连祁安自己也无法预知,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再次出现,将会是在何时何刻。

  不多时,祁安手中法诀的动作渐渐缓下,此刻他的神识已完全洞悉了这块灵石内蕴含的所有脉络与微渺晶粒,乃至能感应到这块灵石如何历经无尽时光,自普通顽石逐渐蜕变,终成令修士握于掌心珍视如宝的存在。

  归根结底,往昔之时,此物不过是一枚凡石而已,其身上承载的奇妙变迁与深厚岁月烙印,是世间万物难以企及的,毕竟,谁能言自身所经历的岁月能超越一块磐石?

  忽地,祁安手腕一顿,清脆的一声轻响传来,手中的刻石法器——破岩篆刀之柄蓦然落地,而刀刃竟已无形中消融,若非凝目细察,定难发现那原本锐不可当的金刚刀刃此刻已然化作一抹尘粉,轻轻洒落在案几之上。

  四周的各位玉雕修士虽各自沉浸于修炼之中,却皆竖耳倾听祁安动静,目光汇聚于他所在之地。这般鬼斧神工般的炼化石技,早已深深刻入他们脑海,众人皆想探知祁安失落的究竟是何等法宝。


  (https://www.635book.com/dzs/45160/6764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