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表哥万福 > 第806章:两相利害

第806章:两相利害


  万家主摇摇头:“已经晚了,如果朝廷没有颁发国策,我们去向韶懿郡主表忠心,韶懿郡主兴许还会接受,但现在,”他又摇了摇头,脸色不大好看:“国策一下,士绅们的小命,可都捏在韶懿郡主手里,但凡韶懿郡主不满意了,一个阳奉阴违的罪名,你说朝廷是相信士绅,还是相主韶懿郡主?老百姓是相信士绅,还是相信韶懿郡主?”

  气氛又是一沉,几位家主大为后悔。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万家主又道:“回家准备钱粮交给李大人,准备多少你们心里有数,李大人心里也有数,都爽快些,这些年李大人没少受我们的好处,李大人时识务,在韶懿郡主跟前有几分香火面子,让他出面在武穆王跟前美言几句,也能说得上话。”

  老祖宗说得好,家屯万担粮,有粮心不慌,世家大户哪家粮仓里头,不是年年新粮换旧粮。

  哪家有多少粮,李大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想要让李大人出面说情,四大家至少要让李大人在武穆王跟前,有说话的底气,这种事可不能糊弄了去。

  李大人也不傻,钱粮出多了,他去武穆王跟前说情,那是有功。

  出少了,就成了里外不是人。

  “家里的妇孺,去在城外办粥棚赈济灾民,可别再向从前装样子,吃人的嘴软,至少把大面给做足了,不能给韶懿郡主攻歼的借口。”

  “听闻韶懿郡主喜欢香药、奇石,该孝敬的,也要孝敬好了,拿人的手软,便是不能讨好韶懿郡主,该做小低伏,表达的敬重,半点也不能含糊。”

  几人脸色都不好看。

  万家主的意思很清楚,出钱出粮又出力,要舍得一身刮,保命要紧。

  ……

  朝廷拿了高祖皇帝做伐,颁发了国策,北境士绅们反应不一,但大抵也都如连城四大家相差不离。

  这一切,都在虞幼窈预料之中。

  朝臣们不会不清楚,让殷怀玺插手流民安置,形同将钳制殷怀玺的镣铐松开,放任他自由。

  届时,殷怀玺在北境只手遮天,有了拥兵自重的机会。

  殷怀玺在民间名声极大,也有功高震主的嫌疑。

  但比起殷怀玺拥兵自重,功高震主。

  更可怕的,却是大批流民发起的大规模暴乱、起义,动摇的是江山社稷,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两相利害,取其轻。

  如今数以千万的流民,有了活路。

  殷怀玺也不再受制于士绅。

  虞幼窈总算松了一口气,自从来了北境之后,她脑中的算计几乎一刻也不停。

  初时,在琢磨连城乃至北境的局势。

  后面见李大人,字字句句都要仔细斟酌,要一开始就将李大人拿捏住了,但凡有一句话,让李大人钻了空子,李大人在区区一介女流,与连城四大家之间,会选择谁一目了然。

  呈给太后娘娘的折子,既不能表达了干涉朝纲的赚疑,又要引导太后娘娘,甚至是朝臣们,将解决流民的主意打到了北境头上。

  给虞氏族里的信,既不能透露出殷怀玺的野心,还要引导虞阁老,往高祖皇帝颁发强加御外的国策上面引。

  无论是太后娘娘,朝臣们,还是虞阁老,都是手握重权的上位者,心机城府也是极厉害,并不是那么好糊弄。

  以一介女流之身,左右整个朝纲局势,对虞幼窈来说很难,好做成了。

  第二日,殷怀玺过来寻了虞幼窈。

  一起过来的还有谢景流。

  住在驿站,到底不比家里,殷怀玺每次找虞幼窈,都要先派人禀了谢老太太。

  谢老太太也知道,殷怀玺和小窈儿,在虞府时,有“表兄”之谊,现在也有“信物”盟约,也不好拦着。

  但谢景流防殷怀玺,就跟防贼一样。

  但凡殷怀玺寻虞幼窈,总要凑过来盯一盯。

  美曰其名:“莫说你和小窈儿的婚事还没有正式定下,就算定下来了,也要守规矩,见面可以,邀约也行,私相授受也可以,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却是不行。”

  殷怀玺能说什么?殷怀玺只能捏着鼻子认。

  这会儿,虞幼窈站在小院里的一棵老榆树下,见殷怀玺和三表哥一起过来,指着树上说:“榆树开花了,真好。”

  北榆南榉,在北境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门后都种了榆树,

  殷怀玺抬头看树,榆树都是先花后叶:“过不了多久,榆叶、榆钱、榆树皮,就都可以吃了,北境的饥荒,很快就能缓解,不会再有灾民饿死。”

  榆树耐干旱,在荒漠地区也能存活,北方自古就有“一榆解三旱,家种一棵榆,不怕三年旱”的说法。

  山里有许多能吃的野菜。

  但榆树能饱腹,其他野菜却不行。

  谢景流笑了:“对了,我今儿在外头打听了一个消息,有人效仿前朝张文忠公,带了聚集在京兆城外的二十余万流民在来北境的途中,路遇流民则收,遇死者则葬,遇城则只身入城,一家一家地敲开城中富户的家门,恳请富户赈粮,富户们碍于他的身份、家世、官职,便是再不乐意,总要赈些粮食,他走一路,讨一路,愿意跟着他的流民,从二十余万,达到五十余万。”

  “这人是谁?”虞幼窈瞪大了眼睛,张文忠公一生经历了七代皇帝,辞官归隐后,朝廷七聘不出。

  后关中大旱,年愈六十的张文忠公出山了,并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他散尽家财,遇民难则赈,遇死者则葬,并且以赈粮补官之言,说服当地的富户们赈粮。

  后来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死后追谥文忠公,关中百姓哀之如失父母。

  写下了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留下了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名句。

  谢景流刷一下打开折扇:“这人你也认识,正是你的族兄虞善德。”

  虞幼窈怔然良久。

  祖母对虞氏族里心怀怨怼,又一向刚强惯了,与族里关系也只一般,她和族里接触也是不多,关系比较好的,还是宗长太太和二老太太。


  (https://www.635book.com/dzs/4580/10567715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