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小赛和小贝的成长之路 > 第138章 小赛小贝《出师表》

第138章 小赛小贝《出师表》


在一个美丽的童话小镇上,住着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小赛和小贝。这个小镇仿佛是从童话书中走出来的,五彩斑斓的房子,糖果般的街道,还有那温暖和煦的阳光,每天都为镇上的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小赛和小贝是邻居,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有着同样浓密的睫毛,大大的眼睛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小赛聪明伶俐,总能在第一时间想出新奇的游戏点子;而小贝则温柔细腻,对一切都充满了关怀与爱护。

  有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小赛和小贝手牵手来到了镇上的图书馆。这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建筑,据说它比小镇的历史还要悠久。图书馆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它们静静地等待着读者的探访。

  小赛和小贝在图书馆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他们好奇地触摸着那些书脊,仿佛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指尖跳跃。突然,小赛的目光被一本厚重的书籍吸引住了。那本书躺在最角落的书架上,封面上布满了灰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小贝,快看!”小赛兴奋地叫道。

  小贝跑过来,两人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古老的书籍取了下来。他们轻轻翻开封面,只见里面赫然写着《出师表》。

  “哇,这是什么呀?”小贝睁着大眼睛问。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小赛挠挠头说:“我也不知道呢,不过看起来好有意思呀。”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就在这时,他们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戴着一顶闪闪发光的帽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看着小赛和小贝说:“小朋友们,这本书里藏着好多秘密呢,让我带你们去探索吧。”

  于是,小赛和小贝跟着小精灵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与奇幻,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他们兴奋地跟随着小精灵的脚步,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他们来到了一个庭院。庭院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小溪悠悠地流淌着。庭院的中央有一块平坦的石头,上面坐着一个穿着古装的人。他身着青衫,头戴纶巾,正在专注地吟诵着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谁呀?”小赛小声问小精灵。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小精灵笑着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呀。”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和玩笑的成分。

  小贝惊讶地说:“哇,诸葛亮,我听说过他!”她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一般。

  诸葛亮听到了动静,转过头来微笑着看着两个孩子。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他缓缓地走过来,蹲下身子对两个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好呀。”他的声音柔和而亲切。

  小赛和小贝有些害羞地和诸葛亮打招呼。他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神中闪烁着激动和紧张的光芒。他们从未想过会有机会亲自见到这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诸葛亮看着两个孩子天真无邪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说:“你们看,这就是我写的诗哦。”他指着那块石头上的字迹说道。

  小贝好奇地问:“诸葛亮叔叔,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呀?”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诸葛亮耐心地解释道:“这首诗呀,说的是人生就像一场大梦,谁能最先觉醒呢?而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我在草堂里睡足了觉,醒来看到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啦。”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心态。

  小赛和小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们虽然听不太懂诸葛亮的话,但他们被诸葛亮的神情所感染,也认真地听着每一个字句。他们知道这是一位智者在向他们传授人生的真谛和智慧的精华。他们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诸葛亮看到两个孩子认真倾听的样子,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决定再带他们去看看《出师表》的原文,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抱负。

  他领着小赛和小贝来到一间书房。《出师表》的原文就摆放在书桌上,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一股威严和庄重的气息。诸葛亮拿起《出师表》,开始为孩子们讲解其中的故事和意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灵,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言献策,则攸之、费祎、董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重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费祎、董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训,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缓缓地念着原文中的语句,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声音时而低沉如暗夜中的星辰,时而激昂如狂风骤雨般的波涛汹涌;他的表情时而凝重如山岳般沉稳坚定,时而轻松如春风拂面般的和煦温暖。孩子们被他那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他的讲述。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心灵被这篇古文所震撼和洗涤,仿佛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他们感受到了诸葛亮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伟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同时也激发了自己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决心和勇气。


  (https://www.635book.com/dzs/59164/6769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