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705章:隋国迁都之议,吐蕃出兵援隋

第2705章:隋国迁都之议,吐蕃出兵援隋


第2705章:隋国迁都之议,吐蕃出兵援隋

        杨广这个人非常双标,他出兵西域也是不宣而战加偷袭,但他可以这么做,却不允许别人也这么做,否则就是无耻无道,就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对方,简直双标到了极点。

        其实杨广也明白,发文指责这种事,不会对大秦构成任何影响,但敌强我弱,无法在战场上重创对手,就只能用这种手段来恶心对手了。

        可自嗨之后,遗留的难题,却还要解决。

        “主公,根据探报,此次大秦所出动的兵力,恐怕不下于十万大军。

        如今东大门渝中已失,东线的各大营寨邬堡,肯定挡不住十万秦军的进攻。

        若是再不派军前去抵挡的话,恐怕要不了半个月,李靖的大军就能打到大兴城下了。”成公英忧心忡忡的进言道。

        杨广严肃的点了点头,他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隋国派出四万大军西征之后,国内虽还有二十一万大军,但分散驻扎在了各地,而来犯的十万秦军却非常集中。

        虽说二十一万隋军,打退十万秦军并不难,但集结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杨广对渝中和河关两座门寄予厚望,本以为秦军若是来犯的话,最起码也能坚持了半个月,好给自己调兵增援争取之间,却没想到连两天都没坚持下来。

        之前在收到颍川和东郡防线沦陷的消息时,杨广还当众嘲笑过曹操呢,认为曹操在南北两大防线花了那么多心思,可是却一点用都没有,才一个半月就被秦军给陆续攻破了。

        结果到了隋国这里,渝中这等坚城,才两天就沦陷了,表现甚至还不如魏国,简直丢人现眼。

        “董翳无能,误我大隋啊。”

        杨广一脸自责的检讨起来,却丝毫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将责任都推给了已经战死的董翳。

        渝中沦陷后,大兴也就只剩最后的屏障金城了。

        注意,这个金城,是金城县,而不是金城郡。

        金城郡的名字就是由金城县而来,金城县也曾是金城郡的治所,只是因为羌族肆虐凉州时,曾多次被羌族攻破,人口流失严重,政治中心才会转移到了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允吾县,也就是如今的隋国王都大兴城。

        如今的金城县虽也依旧富裕繁华,但早已不再是凉州的中心,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地位,都早已被大兴城所彻底取代,并成了大兴的卫城。

        “渝中失守,金城孤立难支,必须要尽快支援才行,臣提议由杨素大都督率领五万大军,星夜驰援金城。”成公英进言道。

        此言一出,隋国的第二任状元李德林,连忙站出来反对道:“万万不可,秦军表面上虽出兵十万,但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隐藏后手,或许还有其他兵力紧随其后。

        大兴城内总兵力不过六万,直接派出去五万的话,一旦秦军突破了其他方位,则大兴危矣。”

        听到此言,不只是杨广和成公英,连丞相高颎都沉默了,因为说的确实有道理啊。

        谁也不知道大秦究竟有多少家底,秦军如今虽只暴露了十万军队,可不代表秦军只出动了十万大军,若是为了保金城而把大兴掏空的话,真遇到其他情况可就不妙了呀。

        隋国是第一个是科举的国家,而科举这个制度也直接挽救了隋国,为隋国吸引力大量的平民人才,李德林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班固、西门豹、赵煚、陈稜等人。

        其中李德林和赵煚,更都是隋文帝时期的宰相,两人辅佐杨坚建立隋国,是开皇之治的大功臣。

        也正是有了这么多人才的辅佐,隋国才能的发展才会这么快,哪怕占据的是贫瘠的凉州和海州,也依旧还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

        李德林话音刚落,赵煚也站了出来,附和道:“主公,大秦既然在此时来犯,定是为了亡我大隋而来,只是向金城派遣援军的话,尚不足以应对此番危机,臣认为应该将这一战当做亡国之战来打。”

        李德林和赵煚,整合一前一后的发言,当即有不少人的反对,他们觉得在不知秦军具体情报的情况狂下,就这么做有些反应过激了。

        甚至连杨广也不经皱起眉头,觉得二人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丞相高颎却认同两人的看法,毕竟大秦失败了还能再来,可隋国失败一次就会被近乎亡国。

        隋国输不起,所以不得不慎重。

        “主公,在下也认为应该谨慎对待。”

        成公英也站出支持,然后还有班固、祖珽等人,也让杨广不得不慎重起来。

        不得不说,隋国在猛将方面虽偏弱,可是文臣的质量还是很高的。

        提供谋略的军师有:高颎、成公英、李德林、赵煚;

        治理国家有:班固、西门豹、陈稜

        统帅有:杨素、杨爽、高欢、高长恭。

        只有猛将方面略弱,但也有高昂、史万岁、伍云召三尊战神级猛将,比只有孙策这一尊战神的吴国强多了。

        见杨广态度松动,李德林和赵煚心中都松了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杨广固执己见,不听人劝,毕竟杨广英明时确实很英明,但固执起来也是真的没人能不劝得动。

        就在这时,高颎站出进言道:“主公,若按亡国之战来打的话,老夫有三策。

        一,立即传讯全国,让各城守将警惕秦军,以防止再次遭到袭击,并增派守军,尤其是河关。

        二,立即调海州和西凉驻军,前来金城支援,以降低金城郡的压力。

        三,向吐蕃和蜀汉求援,蜀军陈兵剑阁可牵制秦军的兵力,吐蕃军下高原来援可降低我军压力。”

        高颎不愧为开隋九老之一,所献三策可谓字字珠玑,可惜他并不知道秦军的具体情报,以及兵力布置,所以这三策也相当保守,否则肯定会提出更加激进且有效的计谋。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高颎的三策虽有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靖所用的乃是绝杀之计,你一步走错就直呼步步错,而高颎的三策显然还没触及到事态的根本。

        不过在杨广等人看来,高颎的三策太牛了,就算不能不直接打退秦军,也能也能将威胁降到最低了,所以自然不可能不采纳。

        高颎可没杨广这么乐观,所以又提出了迁都之议。

        “什么?迁都?”

        杨广一脸的难以置信,谁说迁都他都不意外,但他不敢相信作为丞相的高颎,会在此时说出迁都这等丧气话来,这也太打击隋国的士气了。

        这已经不是隋国第一次谈论迁都了,陇西、武威、汉阳三郡被大秦占据会后,隋国国内就不止一次提出过迁都,但都被杨广有各种理由给回绝了。

        杨广不是不知道,凉州东部诸郡被大秦所占会后,位于中部的大兴城已经不在安全了,但凉州这片地界越是往西就越贫瘠。

        杨广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大兴给建设成不逊于中原大城的王都,就这么放弃大兴从头开始的话,他实在是有些不舍得。

        另外,在当时的情况来开,大秦在灭掉魏宋明三国前不会对隋国出兵,所以隋国尚未到必须要迁都的地步。

        再加上洛阳条约的顺利签订,隋国以武威十县换回了河关,完善了金城郡的南部防线,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迁都了。

        如今大秦对隋国出兵,之前的种种推测都被打破,但正是因为两国已经开战,所以杨广自然也就更加不会迁都了。

        隋国现在的情况跟临战迁都的曹魏完全不一样。

        曹魏的前都城许昌,跟大秦三面接壤,且一马平川,易攻难守,不迁都的话太容易被针对了,而且曹魏迁都时还没有和大秦开战。

        隋国现在都已经和大秦开战了,而临战迁都的影响太恶劣。

        当初群雄讨董,虎牢关再被嬴昊攻破后,董卓也起了临战迁都的心思,结果造成西凉军军心动荡,战力大跌。

        有董卓这个明晃晃的教训在前,杨广又怎么可能会在此时迁都呢?

        在杨广看来,大兴乃凉州第一坚城,大不了就在大兴和秦军决一死战,就算最后保不住大兴也要让秦军伤亡惨重。

        高颎之所以提出迁都,越来越多的不明情况,虽不知道大秦究竟在谋划些什么,但足矣让他意识了危机,并擦觉到局势正在逐渐走向失控,所以迁都未尝不是一个止损的好方式。

        可见到杨广对迁都如此抵触,高颎也十分识相的没有再提迁都了,毕竟才开战就迁都的影响确实太恶劣了。

        可让高颎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这次他没有坚持己见,却成为了他今后最后悔的事。

        李靖的绝杀之策实在是太狠,根本没有给隋国任何机会。

        隋国要是在此时迁都的话,虽会对全军士气造成影响,但却也还能保存不小的力量退入西域,但可惜隋国上下都不同意迁都。

        当李靖的布局全面展开之后,隋国就是想迁都也已经没机会了,只能以一种最狼狈的姿态逃入西域。

        “主公认为是西域重要还是西凉重要?”

        成公英发出灵魂拷问,而杨广想也没想就答道:“当然是西凉。”

        “那在下提议,暂停西域攻势,召回西征大军,等打退秦军后再继续西征。”

        “什么?不行,绝对不行。”

        杨广果断拒绝,毕竟面对秦军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哪怕来犯的秦军只有十万人,而他却手握二十一万大军。

        若是真的打不过的话,西域就是他最后的退路,所以杨广又怎么可能召回西征大军呢。

        成公英和高颎等谋士,听到杨广这么说,知道杨广也没有多少信心,可却依旧既想保西凉又想要西域。

        但世间又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

        全都要的结果往往就是全都没了。

        杨广坚持,高颎和成公英也没办法,只能按照杨广的命令行事。

        最终,杨广命杨素率四万大军进驻金城,同时下令召回西凉和海州大军,准备以十五万大军对阵李靖的十万秦军,并且还向吐蕃和蜀汉这两大盟友求援。

        除此之外,杨广还担心河关的安危,于是发出飞鸽传书进行询问,却正好落到了准备向大兴进军的李牧手中。

        在李牧的首肯下,司马欣给杨广的回信,自然是河关一切安好,并未遭到秦军的袭击,并且也已经警惕起来,坚决不会给秦军可乘之机。

        看到司马欣的回复后,杨广也没有多想,只以为秦军集中兵力从东线而来,并未盯上西线,但河关毕竟只有三千守军,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准备向河关增兵五千。

        李牧收到杨广回信后,自然是大喜过望,招降一个司马欣,白赚三山五寨不说,竟然还附送五千隋军援军,简直一举多得啊。

        与此同时,吐蕃和蜀汉,在收到杨广的飞鸽传书后,也都紧急召开了会议。

        吐蕃王松赞干布是不想插手秦隋之战的,但杨广的求援书中把隋国描绘的太惨,什么秦军不讲武德,不宣而战之下,偷袭攻破隋国门户,不日即将兵临大兴,隋国若是扛不住,吐蕃必为大秦所欺凌……

        杨广的话,让松赞干布回忆起了,向大秦两次求亲被拒的羞辱,同时又对大秦和南蛮联营,并将弄玉公主嫁给南蛮王而不感到不忿。

        松赞干布倒也不是贪图美色,但这凭什么呀?

        明明大家都是蛮夷,大秦凭什么看不起吐蕃,却对南蛮另眼相看?

        松赞干布越想越气,在他看来大秦对吐蕃的轻蔑,已经达到了丝毫不加掩饰的地步。

        若是隋国真被赶出西凉的话,吐蕃在西疆孤立难支,肯定难逃大秦的欺压,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出兵支援隋国。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54/74318357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