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相互胁迫.
……
……
当霍正源迈步进入瞻园正堂之后,就听到了吕德的声音。
“……启禀殿下,应天府衙门那边已经宣布解除戒严与封城,百姓们的不满情绪也因此而大为缓解,不似此前一般敌视朝廷……
……与此同时,应天府衙门与南京守军也已经同意,拿出一部分官仓存粮与军库军粮,用以赈济百姓……
……值此局势敏感之际,我吕家也愿意出一份力,学生已经说服家父,立即恢复吕家名下各家商铺的营业……”
很显然,吕德这个时候看似是向朱和坚禀报南京局势的最新进展,而且还皆是好消息,似乎很轻易就可以化解南京百姓的群情激愤。
但实际上,这些话就是故意讲给霍正源听的。
朱和坚很聪明,他猜到霍正源这个时候求见自己,必然是因为南京局势迅速失控之事,想要利用“联合船行”所掌握的庞大物资,与自己达成某些秘密交易,胁迫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妥协让步。
譬如说,霍正源一定想要在三方联审期间拥有更大话语权,减少镇守太监席成的掣肘与阻力。
所以,朱和坚故意安排了这场戏,就是想暗示霍正源——即便是没有霍正源与“联合船行”的帮助,自己也有办法控制局势、稳定民心。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压价。
而霍正源听到吕德的话语之后,则是毫不掩饰的面现嗤笑之意,一眼就看穿了朱和坚的虚张声势。
随着“嘲风”死士们的落网与逃亡,南京城内已经没有匪患之忧,再加上百姓们的群情激愤,应天府衙门选择此时撤消戒严令,乃是必然之事,压根就不能算是一项好消息。
南京百姓的群情激愤,主要是因为城内各类店铺迟迟没有恢复营业,让他们无法购买物资、陷入了断粮断药的绝境之中,所以就算是应天府衙解除了戒严令,但只要城内各家店铺依然歇业,百姓们的不满情绪就依然不会消减。
至于南京官府同时还解除了封城令,就更不能算是一项好消息了。
因为前段时间的那场洪灾,南京城外聚集着大批难民,所以当南京官府宣布解除封城令之后,这些难民就会纷纷涌进南京城内,反而会进一步恶化南京城内的物资紧张,可谓是有弊无利。
吕德又说,应天府衙门与南京守军皆是同意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种说法同样只能糊弄外行人,却根本骗不了霍正源。
南京城的官仓粮库,本质上就是一个中转站,绝大部分库存粮食皆是漕粮,漕粮乃是朝廷根基,任谁也不敢随意挪用。
更何况,江南地区早就不产粮了,而是专注于种植各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为了应付朝廷中枢的漕粮任务,每年还需要从湖广地区大量购买粮食,所以南京城内的官仓粮库就是一个空壳子罢了,纸面上存粮无数,但实际上根本就拿不出来。
还有南京守军的军库存粮,也压根没有多少,只能满足万余将士数月时间的人吃马嚼,即便是把全部存粮皆是献出来救济百姓,对于南京城百万人口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军库存粮同样是极为敏感,即便是徐盛英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协助朱和坚,也绝无可能献出全部军粮,愿意挪用十分之一的军库存粮就已经算他慷慨仗义、大局为重了。
毕竟,百姓们没有粮食饿肚子引发了一场骚乱之后,至少还有南京守军可以控制局势,但若是南京守军没有粮食饿肚子引发了一场兵变,那就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了。
吕德还说什么值此局势敏感之际、吕家也愿意出一份力、立即恢复吕家名下所有店铺的营业,这种说法就更是贻笑大方了。
姑且不说吕家乃是一个家学渊源的书香世家,向来不是以财力丰厚而着称,吕家名下的那些店铺无论规模还是数量皆是聊胜于无,即便是吕家的财力物力已经达到了宋家的地步,也绝无可能凭借一家之力满足南京城内百万人口的庞大需求。
所以,吕德所说的这些好消息,皆是无足轻重,也皆是无法影响大局,朱和坚若是想要尽快稳定民心、顺利解决南京城内的供需失衡,就依然只能寄希望于缙绅势力或者“联合船行”。
看穿了朱和坚的虚张声势之后,霍正源不仅是毫不遮掩的面现嗤笑,而且还极为刻薄恶损的落井下石。
只见霍正源快步走到朱和坚身前,躬身行礼之后大声称赞道:“下官看到南京百姓的群情激愤之后,原本还心中担忧不已,所以就赶来瞻园与殿下商议对策,却没想到殿下已经成竹在胸、寻到了各种办法稳定局势,不愧是誉满朝野的贤皇子……相较而言,反而是显得下官大惊小怪、虚惊一场了!”
随后,霍正源笑吟吟道:“不过,下官这里同样有一个好消息禀报殿下!殿下昨晚亲身赴险、用自己交换了南京善堂众多人质的英勇事迹,已经在极短时间之内传遍了南京城,南京百姓皆是交口称赞殿下的仁德,也皆是把殿下视为恤民济世的青天大老爷,在南京百姓的心中,殿下之声望已是如日中天了!”
说完,霍正源还冲着朱和坚竖起了大拇指。
听到霍正源的这一番夸赞之后,朱和坚的脸上笑意则是极为勉强。
朱和坚当然是希望自己的朝野声望越高越好,他昨晚主动沦为人质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邀名养望、增涨声誉。
但在庙堂之中,对于政客们而言,做事时机远要比做事效果更为重要。
譬如现在,朱和坚固然是声望大涨,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因为时机不对,反而是让朱和坚的处境愈发被动。
南京百姓皆是把朱和坚视为青天大老爷,群情激愤之际就一定会首先想到朱和坚,指望着朱和坚站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百姓产生了这般想法,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南京百姓纷纷奔来瞻园请命喊冤,南京守军与锦衣卫也就愈发难以阻拦,而百姓们一旦是冲破了南京守军与锦衣卫的拦阻,瞻园就会让请命喊冤的百姓们层层围堵。
到了那个时候,瞻园局势绝对不会比应天府衙门轻松多少,朱和坚也一定是愈发焦头烂额,再也没有余力顾及别的事情。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好人”的处境总是格外艰难,“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稍有善举就被认为良心未泯、尚有可取之处,但“好人”则是需要随时保持自身形象,也总是需要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否则一旦是被人抓住话柄,就会遭受大量质疑,甚至被视为伪君子。
而朱和坚因为昨晚主动沦为人质之事声望高涨之后,就已经被南京百姓视为一个大好人,也被百姓们给予了更高期望。
这般情况下,一旦是百姓们纷纷涌来瞻园,朱和坚就是避无可避,必须直接面对南京百姓的请命喊冤,也必须妥善解决百姓们的各项诉求,否则百姓们就会大失所望,他好不容易积攒的民间美誉也将会在短时间内大打折扣、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朱和坚的脸上笑容愈发勉强,但终究是没有乱了方寸,还是态度客气的把霍正源请到身边入座。
派人给霍正源奉上香茗之后,朱和坚试探道:“霍大学士对于南京局势的担忧,并不是毫无道理,百姓们这段时间因为各种变故蒙受了大量损失,可谓是民意滔滔、人心思变,所以咱们必须尽快安抚维稳!虽然我已经敦促南京官府撤消了戒严令与封城令,也从官仓、军库、以及吕家等等方面寻到了大量物资,但若是‘联合船行’也愿意尽快恢复营业的话,就无疑是如虎添翼,南京局势也可以更加迅速的恢复稳定,却不知霍大学士意下如何?”
霍正源面现犹豫,摇头道:“殿下您也知道,‘联合船行’至始至终皆是坚决反对戒严封城之事,所以前几天时间一直组织人手聚众抗议,但这种抗议行为无疑是违反了官府禁令,大量人员受到官府拘捕定罪……这般情况下,‘联合船行’名下的各大商铺就算是愿意开门营业,也是人手不足啊!”
朱和坚立刻承诺道:“我现在就派人向各大衙门传话,让他们立即释放那些因为聚众抗议而受到拘捕的‘联合船行’相关人等,对于‘联合船行’前些天聚众抗议的行为,也绝对不再追究,如何?”
霍正源再次摇头:“这段时间以来,‘联合船行’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是因为应天府衙的戒严与封城,更是因为那群来历不明的悍匪!这些悍匪在南京城内屡次犯下重案,搞得人心惶惶,‘联合船行’的许多店铺也被趁火打劫,大量贵重货物丢失不见……
当然,乘火打劫、盗窃货物之人,未必就是那伙悍匪,但终究是因为那伙悍匪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所以‘联合船行’自然是恨极了那些悍匪!
‘联合船行’的南京大掌柜钱莱得知下官活捉了许多悍匪、还参与了后续的三方联审之后,就强烈建议下官,一定要严惩那些悍匪、趁机折磨报复,让他可以好好出一口恶气……却不知殿下是否同意?”
霍正源的这般说法,显然是想要在三方联审之际发挥更大作用,趁机向朱和坚索要更多话语权。
所谓“严惩悍匪”、“折磨报复”,其实就是严刑拷打的意思。
对于霍正源的这项要求,朱和坚自然是绝无可能答应。
但朱和坚又必须尽快逼迫霍正源退让妥协,因为南京局势随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无奈之下,朱和坚只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这张底牌,源自于胡枭的供词,朱和坚也是刚刚掌握不久。
简而言之,就是“赵党”暗中勾结境外势力的事情。
当然,朱和坚并不会把这张底牌彻底亮出来,他只会向霍正源稍稍透漏一点消息,让霍正源心生忌惮、向自己妥协让步之余,也不会引起霍正源过于强烈的防范戒备、提前消除全部罪行痕迹。
于是,朱和坚突然间话锋一转,道:“对了,霍大学士把胡义士交给晚辈救治之后,晚辈还没有向霍大学士通报近况……还请霍大学士放心,那位胡义士虽然身负重伤,也依然是昏迷不醒,但伤势已经趋于稳定!只不过,胡义士在昏迷之际,含糊不清的说了许多梦话呓语,却是引起了晚辈的好奇!”
……
PS:虫子最近感冒,迟迟未愈,脑子也晕乎乎的,上一章是1489章,结果写成了1849章,非常抱歉。
……
(https://www.635book.com/dzs/9260/6631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